【奉粥日期】2017年3月23日(星期四)
【杯数】184杯
【总人数】17人
【新人】无
【熬粥】张宗辉、张永刚、南如丹、孙学娟
【前行】孙学娟
【摄影】朱爱华
【环保】无
【结行】张宗辉、耿赛绰、马春辉、孙学娟、朱爱华
【日志】王娴
【日志校对】牛牛、耿卓然
【日志上传】罗雪纯
【奉粥】顾素英、马春辉、王庆云、陈三英、张淑贤、张荣秀、李建立、吴丝莲、李玉敏、王彦、耿赛绰、常智卿、张宗辉、张永刚、南如丹、孙学娟
心栈求关注
文/王娴
好久没有写日志了,今天写一篇,表示求关注。
最近没怎么去心栈奉粥,也比较少去熬粥。这周一到了奉粥现场,看到很多陌生的面孔,看着家人们那么期待和满足的眼神一地鸡毛的心情顿时就从眼睛里飞了出去。
自己就想着:这些新来的家人们,他们从自己的眼睛中看到了什么?他们听到了什么?他们有没有感受到我当初来心栈的欣喜呢?他们有没有感受到回家的孩子心里的那种满足和喜悦呢?心栈有没有足够的智慧和耐心来包容这些回家的孩子们。等着他们慢慢接受,慢慢成长,慢慢承担?这就是心栈存在的目的和意义所在吧!
可能每个人在心栈都会收获不同的体会和成长吧。自己最开始接触心栈的时候,也是几个月都不能参加一次,和现在的很多老师一样。后来广安开栈了,排班了,我是周一熬粥,还在暑假里的每个周一我都没有按时到过熬粥现场,因为肯定有老师在。暑假结束了的第一个周一,我去熬粥,到了楼下,发现熬粥间里的灯没亮着,心里咯噔一下子,后悔自己之前没用心记住熬粥的流程,在房间里转了几圈儿,现在可以自己开灯开闸开水,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了。少了几分轻松随意,多了几分责任与思考。喝着心栈的粥,脾气也见长,智慧却没多。也想过不闻不问,不管不干了,跟贤二说:“不想承担了”贤二说:“我师父说了,要想着服务别人,利益别人。心累了,是心有问题。”
也许我们都需要时间等待,需要相互包容。期待每一位家人,都能在心栈寻求到自己的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