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粥日期】2017年2月6日(星期一)
【杯数】180杯
【总人数】15人
【新人】1人(刘桂花)
【前行】马春辉
【摄影】朱爱华
【环保】无
【日志】段鹏志、
【日志上传】常智卿
【奉粥】顾素英、崔素霞、张荣秀、李素坤、马春辉、丁国见、王思思、陈三英、王庆云、耿赛绰、李翠霞、严丽梅、刘桂花
爱的传递
文/段鹏志
今天我们一家三口(母亲轩维靖、儿子段鹏志、女儿段可轩)一同参加了北京市仁爱慈善基金会的清晨奉粥活动。让我受益匪浅,感慨良多。
石家庄的早晨雾气沉沉,寒风凛凛。走在路上,我们寻找着奉粥志愿者的身影,按照约定好的地点我们很快发现,在街角有一群着装统一的身影伴随着音乐在集合。我们快步赶去。领头的负责人是一个年轻帅气的小伙子。他接待了我们。
第一次参加志愿活动,又是身处街头户外,我们不免心中忐忑,表情紧张。不过志愿者们个个都对我们柔声细语,并报以暖心的微笑。这让我们放松了不少。随后在经过简单的自我介绍和培训之后,我们开始了奉粥的爱心志愿活动。
“早上好,请您喝一杯爱心粥,仁爱祝您今天有个好心情”每个志愿者都面带微笑由衷地说出这一句问候祝福的话语,将一杯杯温暖的热粥送给过往的路人。我们在一旁看着,起先有些不好意思:一是突破不了自己的心理障碍;二是怕遭到拒绝丢了面子。但是看到其他志愿者们热情洋溢的表现,看到路人接过热粥后发自内心的感谢与微笑,我们很快也被这种氛围所感染,与志愿者们一起投入到了爱心奉粥的行动中去了。
在奉粥的过程中,我们确实会感受到一些路人的不理解,甚至遭受鄙夷的目光,但是我们的志愿者无不报之以热情的微笑和祝福,期盼以此能够打动感化他们的心。这让我切身感受到了做慈善真的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不仅要筹集善款,更要有毅力、有恒心和勇气来面对社会的怀疑与不理解,来感化更多的人加入到我们的慈善队伍。
当然,奉粥的过程感受更多的是温暖、是博爱、是温馨。当我将一杯杯热粥奉送给一位位环卫工人、的哥、满头华发的老人时,他们无不对我报之以发自内心的微笑与感谢,这一刻我充分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理解、关爱,也充分体会到了自己参与这次慈善活动的意义。
一杯热粥虽小,但是唤起了人心的温暖,也唤起了身边人对爱的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