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粥日期】2016年12月7日(星期三)
【杯数】183杯
【总人数】16人
【新人】无
【熬粥】阎志卿、贾新荣、常智卿
【前行】常智卿
【摄影】常智卿、赵铁强
【环保】
【结行】马春辉、顾素英、常智卿、朱爱华、阎志卿
【日志】马春辉、阎志卿
【日志校对】甄晴、任芳莉、牛牛
【日志上传】张敏丽
【奉粥】耿赛绰、马春辉、顾素英、张淑贤、张荣秀、陈三英、王庆云、刘晓军、朱爱华、黄素芳、赵连梓、马玲
我的“周三”
文/阎志卿
第一次读到“粥三”,是在自强心栈义工群里,那是陈文老师发出的一条负责人接龙的微信。当时我刚加入自强的校对组,各种情况都不了解,也没有参与过熬粥、奉粥的活动,名义上是义工,实际上就是个啥也不懂的外行。当看到“粥三”两个字时,我还傻萌傻萌地想:周三,为啥要写成粥三,嗯,一定是写错了。于是在群里告诉陈文老师:粥三错了!是真的错了吗?“粥三”如果你能说话,能不能告诉我答案?和”粥三”的缘份大概就从这里开始了吧。
七月广安心栈要开栈了,我觉得自己每天都醒得很早,不如挑个日子熬粥吧。在我看来,做熬粥负责人挺简单的,不就是把粥熬熟让大家有粥可奉嘛。栈长让大家挑选承担的时间,好几天过去了,别的日子人手早就够了,只有周三一直是郝广秀老师一个人。好吧,我就这样完美被周三选中了,缘份啊!
周三果然是个好日子,从熬绿豆粥换成熬八宝粥再到心栈满月,这些心栈大事都是在周三发生的呢。当然也有那么一丢丢不够开心的事,那就是周三能来参加奉粥活动的老师总是不太多,不过也没什么,这不正彰显了我们的高效率吗?
开栈快五个月了,我越来越明白为啥好好的周三要写成“粥三”了,因为只要你来心栈,来承担,到了你熬粥的日子,你所有的安排都要围着粥转。你大概从前一天开始脑子里就全是关于粥的事了,有没有足够的人来熬粥,有没有足够的人来奉粥,有没有人写奉粥日志,于是“粥”成了你生活中一种有仪式感的东西,就像《小王子》里狐狸对小王子说:“它(仪式)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周三也就变成了我的“粥三”!
粥的利益
文/ 马春辉
粥有十利,饶益行人。果报无边,究竟常乐。
每天在奉粥的过程中,一次次的在三十度的鞠躬中把一杯杯爱心粥奉送出去,体会到的是放下贡高我慢,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闻利养;提起的是利益别人就是利益自己,关爱别人就是关爱自己。自他不二,自他相换,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