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 · 冬
文/甄晴
2016年11月7日,农历十月初八,是二十四节气里的立冬。立冬连起来讲代表冬天的开始。有句话叫“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拆开看,立,建始也,冬,是终了的意思。就在这个立冬日的下午,北京龙泉寺的贤书法师,在广安心栈会议室做了一场充满智慧之光的开示。我有幸参加。这场开示对于我来说,就是一场帮助我建立闻思修体系化修学思维,终了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盲目零碎修学方式的开示。
沐浴在法师柔润、宽和、亲切、温暖、智慧的仁爱之泉里,我感到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放松和欢喜,思路也随着法师一句句的妙语莲花铺展开来…… 什么是修行?“修行就是改变自己,所有的痛苦来自于我们要改变别人。”要懂得用佛法调伏自己。修行不是用佛法来对照别人,指责别人,一眼能看到别人缺点的人往往会很倒霉,心会变得刻薄。
修行是要修什么?一、不贪。不贪就是知足、不攀比。当我们抱怨没有鞋的时候,不要忘了还有人没有脚;二、不嗔。不嗔就是不生气。所谓“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如果世界上再也没有人和事能让你生气的时候,你就拥有了快乐幸福的人生;三、不痴。痴是一个“病”字旁加一个“知”,知见生病了就是“痴”。不痴就是要有正确的知见。
要怎么修行?我们所有的修行,都需要理论+实践+资粮。资粮就是善业。我们广做善事就是在往自己的生命银行里储存善业,善业得善果,恶业得恶果。修行就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学习佛法不懂得实践会变得很糟。实践,就是要把佛法变成我们生活中实际可操作的。例如,在家,做好一个家庭成员,多说“是我的错”这就是修行;在单位,对下级要体恤,如有错误疏漏发生,多说“对不起,是我没安排好,你已经尽力了。”做一名勇猛承担的佛教徒;对上级,尊重领导,感恩领导。如有成绩,多说“都是领导支持的结果”。要见利共利,见亏勇猛担当!佛教徒是建设者,不是抱怨者。
也就是说,修行要从日常生活下手。与人相处要讲究方式方法,没有人喜欢别人教育自己,改变自己,不能用教育别人的口吻说话。人的自尊心是被尊重出来的。
在修行的过程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境界。遇到不好的人不好的事,要知道“弯路是资本”,我们不起仇恨心,修一颗慈悲心,因为每一个苦难的背后,都是深刻的痛苦。相信“因果会教训每一个人”。把惩罚变成爱,因为“只有爱能化解仇恨”。
修行要有智慧。要注意避免踏进三条逆流:非法道场、骗子骗局和精神病。亲近清净、和合增上的师法友团队一路同行。
这场开示对于我来说恰逢其时,约两小时的时间仿佛只是一瞬间,却博大精深,回味无穷……
默然欢喜,春暖花开。
佛法与生活
文/杨彦菲
11月7日,很荣幸现场聆听了启明书院启动仪式后贤书法师的开示。法师的开示很接地气,令我受益匪浅,感恩!
贤书法师讲了老人怎么学习佛法、工作中怎么行持和融入佛法、家庭生活怎么融入佛法等内容。法师说到:“一切唯心造,要先观自己的内心,以正确的知见来改变自己的习气,以正行来影响身边的人和事,以身作则,而不要想去改变别人。”还有师兄提问念佛号打坐的时候怎么调息,法师开示说:“打坐念佛号时要调理自己的内心,让心平静下来,观想戒掉三毒贪、嗔、痴。”开示中,他还讲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如父母对孩子的爱就是真爱、无私的爱,有需求的爱就不是真爱。
贤书法师开示深入浅出、态度开朗乐观,他的开示深深地感染着我。生活中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只要乐观面对,一切都是梦幻泡影。
后来师兄们告诉我,原来贤书法师就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的贤二的原型。
感恩师父!感恩贤书法师和各位师兄的善法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