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粥日期】 2016年 9月 26日(星期一)
【前行】王娴
【杯数】175杯
【总人数】18人
【新人】无
【环保】马春辉
【日志】马春辉,王艺,狄子轩
【日志上传】王娴
【结行】赵铁强,马春辉,王娴,王艺,张淑贤,刘玲,贾新荣,常智卿,孙冲
【奉粥】孙学娟,赵燕玲,王娴,王艺,顾素英,李玉敏,张荣秀,张淑贤,贾新荣,孙冲,张永刚,赵连梓,赵酉之,耿赛绰,刘玲,赵铁强
奉粥日志:马春辉
一饮一啄,莫非前定。这句话就是说人这一生吃多少饭,喝多少水,都是命中注定的。这只是很浅显的理解,背后的意思深广无尽。那既然都是有定数的,我们应搞明白以后通过自己的学修,可以转变这种有定数的命运。那就是把它最大化的体现出来。比如说熬粥,要想熬粥必须4点半准时到达心栈开火。你和别人相比,你比他们早起来几个小时,可以理解成相对于同样有限的生命你把它的宽度拉宽了。所以当我明白了这个道理后,就不再为起床发愁了,这已经不是问题了。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真的不想错过每一个阳光灿烂的早上。
奉粥日志:王艺
爱的调和
心栈的角落竖着一个小小的牌子,上面清晰的写着熬制一锅爱心粥所需要的各种配料的比例——
豆类混合1.5公斤,大米2.0公斤,江米1.5公斤,黑米0.25公斤,大枣0.35公斤……
精心配料,放水开火,慢慢熬煮,随着水的沸腾翻滚,小屋内的粥香开始升腾弥漫,空气中香香甜甜的味道不断地冲击着嗅觉和味蕾。
缓缓搅动着这一锅大豆子,小豆子,黑的米,白的米,像是调和着一场生活的热热闹闹欢欢喜喜。
香甜可口的爱心粥是需要调和的。
温暖人心的爱也是需要调和的——
就像锅里的大米、红豆、花生、芸豆、黑米、大枣……既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调和恰当才能浓香馥郁。
太多的爱,就像往锅里放了过量的粥料,浓浓稠稠磕磕绊绊,费尽力气也搅和不开,稍不留神就糊了锅底,放再多的甜枣也苦涩难咽。而爱得太吝啬,稀薄得都不够煮碗汤,清水寡淡终是难以饱腹。
我们至少是我,经常犯这样的错误,对自己爱的人煮进去好多好多的米和豆子,挤挤攘攘推推搡搡。我们以为我们是相爱的,我们以为只要给予就会得到,而盲目过分的爱就像刺猬想要得到更多的温暖,想要给予更多的温暖,却会因为靠得太近而被刺伤。我们太容易以爱的名义去绑架自己至亲至爱的人,我们在歇斯底里的时候,在指责对方不是的时候,不总是心心念念的想着,“我这么爱你,你还不领情!我这么生气,这么大声的指责你还不是为了你好吗?!”
……
哦?是吗?在一锅粥面前我困惑了,大声的斥责,歇斯底里的发疯是在表达我爱你吗,是在表示我对你好吗,这任谁听起来都会哂笑的吧。
而我们对陌生人爱得又太寡淡,就像高原上的氧,轻飘飘的就那么几丝几缕,给的爱太稀薄,连煮一碗汤都不够的,罢了罢了,不要也不可惜。所以微笑越来越少,距离越来越远,心与心的交集只在恍惚的回忆深处转瞬即逝。
看纪录片《水知道答案》,其中的一个实验是选取四颗新鲜的草莓,一个贴上“爱”,一个贴上“谢谢”,一个贴上“冷漠”,一个贴上“恶毒的咒骂”。我以为贴上“恶毒咒骂”的草莓会不堪羞辱,自虐而亡,然而一周过后,被贴上“冷漠”标签的草莓坏得更惨不忍睹。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没成想冷漠带着高冷范儿从背后来了个黑手僭越称王。
爱得太少亦是伤人的。
如果一个人学不会爱的调和,则很难正确打开爱的方式,或苦焦或寡淡,或太累或中箭,一路成长却也一路悲伤。
但是只要想改变,从任何时候开始都不算晚,学会爱,拥抱爱,热烈爱,调和爱,然后精心熬煮一锅香飘飘的爱心粥。
奉粥日志:狄子轩
妈妈带我参加了奉送爱心粥的活动,这次活动让我收获很多。
我们一边把一杯杯爱心粥送到老爷爷、老奶奶、叔叔、阿姨的手里, 一边说“送您一杯爱心粥,仁爱祝您一天好心情”。看到他们笑容满面地接过这杯粥,并不停地说谢谢时,我感到心里很温暖。就这样,我们一杯一杯的把爱心粥送出去,我们也将爱心传递了出去 ,我们开心极了!虽然也有一部分人没有收下我们的粥,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到我的心情,我觉得他们是想着把这份爱留给更需要的人吧!
像这样有意义的活动 ,我会经常来参加 , 同时也非常感谢白洁老师给我们提供这次机会!